西宁信通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网址:www.xnxtpx.com 手机:17797251554 地址:西宁市城西区西川路76号万达中心甲写D-1-11309.1131 |
促进培训服务发展的对策发表时间:2021-11-15 11:07来源:人力资源蓝皮书 促进培训服务发展的对策(一)问题分析 1、培训供给的地区差异依然明显 当前,培训服务供给的地区差距依然很大。优质培训服务供给依然以一、二线城市为主,优质培训服务供给个体也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这一结论在快手用户数据分析中也得到印证,即付费用户的老师,大部分在一、二线城市,教育企业主要在一线城市。 2、组织的培训需求因疫情而减少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行业企业的培训需求被严重压缩;另外,政府、企事业单位大量列入培训计划的有财政资金支持的培训无法开展。从总体上看,受疫情影响,来自组织的培训服务需求相应会减少。 3、众多培训机构面临生存考验 自2019年以来,由于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政府监管逐步加强,很多经营不善的培训机构出现生存危机。企查查的数据显示,2019年有超过1、2万家教育公司关停,成人教育和早教是重灾区。 2020年,疫情对培训行业带来巨大影响,加速了行业内部培训供给的分化,行业内涌现出逆势上扬的组织或个体。但是,更多的培训服务供给者,既包括市场中的各类培训机构,也包括体制内有法定职能的培训服务供给者,由于短期内转为线上培训的能力有限,转型困难,正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 4、科技渗入引发道德和伦理风险 科技快速发展,在促进培训服务产品数量增加和质量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一个越来越需要关注的问题,即技术应用在道德和伦理层面引发的争论。在经济利益之外,能否在道德和伦理层面上正确使用技术,是未来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同样,5G在培训服务领域中的应用也面临类似的问题,即技术的运用要避免出现伦理和道德问题。 (二)对策建议 1、保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高位推进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职业技能培训要进一步和扶贫、就业工作紧密结合,继续保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高位推进,在保民生、稳就业、实现就业脱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和“百日行动”之后,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继续探索各种渠道和方式(包括延长部分地区的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聚焦重点群体(比如,农民工)、重点地区(比如,贫困地区、疫情严重地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激发供需双方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培训效果,进一步推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深入开展。 2、加强政府对培训服务市场的监管 各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大对社会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比如,落实好分类监管制度,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形成联动,加大对非法培训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培训服务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及时发布培训机构黑白名单,进行消费预警等。与此同时,各部门也可充分利用培训服务行业组织力量,采取相关措施,规范行业企业健康发展。 3、支持各类培训服务机构加速专业化建设 当前,干部教育培训的政策法规体系和制度体系逐步健全完善,为社会培训机构参与培训服务给出明确预期。各类培训服务提供者要加强自律,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提高培训服务供给能力,依靠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根据改革部署,我国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培训疗养机构的改革已接近尾声。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如何确保改革后培训机构的专业化发展,如何在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需要创新思维。 4、增强传统培训机构的数字化生存能力 尽管传统的培训服务组织在数字化转型上面临重重困难,包括成本高周期长,人才短缺。但是,教育培训平台已经演进到2、0时代,培训服务的竞争已经在下沉市场展开,数字化能力成为提高培训服务专业化的一项基础能力。尤其是在疫情影响发展不确定的情况下,加强数字化生存能力的建设更显得紧迫而必要。 5、合理应对科技伴生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科技发展的“双刃剑”在培训服务领域同样存在。培训机构尤其是领军机构要密切关注并有效处理科技运用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处理好这个问题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强调人的能动性和监督作用;技术稳健性与安全性;隐私与数据管理;系统透明;多样性、非歧视性和公平性;促进社会与环境福祉;问责;等等。
文章分类:
行业资讯
|